《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全解

课标要求

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认识无机盐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同时也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正确了解某些元素(钙、铁、锌)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地看待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逐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知识结构

一、组成人体的元素有50多种

A.常量元素(11种):在人体中含量>0.01%O>C>H>N>Ca>P>K>S>Na>Cl>Mg

B.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0.01%FeZnSeIF

二、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1.钙99%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成人体内约含钙1.26 g,主要以Ca10(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2)来源:奶类、绿色蔬菜、水产品、肉类、豆类

3)钙过多:结石、骨骼变粗

过少:青少年易患佝偻病、发育不良;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

4)补钙产品:钙中钙、葡萄糖酸钙

2.钠和钾

1Na+存在于细胞外液,人体内含钠80120 g

K+存在于细胞内液,成人每千克体重含钾约2 g

2)作用:维持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如血液的pH7.357.45

三、人体中的微量元素

必需元素(20多种):FeZnSeIF

对人体有害的元素:HgCrPbAgBaAlCu

几种必需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

元素

对人体的作用

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血红蛋白的成分,能帮助氧气的运输

缺铁会引起贫血

影响人体发育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有防癌、抗癌作用

缺硒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和癌症;摄入量过高,会使人中毒

甲状腺激素的重要成分

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缺碘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能防治龋齿

缺氟易产生龋齿,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骨病

 

重难点突破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某些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而如何使学生正确认识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首先创设情境,由在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引发学生思考问题:是否知道,这里的钙、锌、碘是元素还是单质呢?人体为什么要补充钙、锌、碘?它们对人体健康又有什么影响?结合之前的预习以及知识的积累,学生积极回答问题,通过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初步得出结论: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通过多媒体展示几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课本,并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接着展示两幅病人图片,并示意之前准备好表演的学生开始自己的情景表演,请全班学生进行医生的角色模拟,利用课前资料的搜集及整理,为图片上的患者以及班内的小演员进行诊治。经过各位小医生的确诊和处方,加上教师的补充,学生发现可以从以下各种食物中进行食疗。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了化学元素的补充可以从食物中获取,也可以从一些保健补剂中获取,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是不是这些元素的补充应该多多益善?一番热烈的讨论过后趁热打铁,让学生继续阅读课本,并完成表格,根据表格示意的摄入量再次引出微量元素。这样,在活动的不断进行中,我们已经不知不觉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以及难点。

 

教法建议

在教学中,着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仅要让学生会学,更让学生愿意学、主动去学,为此采取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化学源于生活、研究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以贴近大家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将学生认为深奥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角色扮演:指导学生结合课本、按照教学要求进行角色扮演,方式新颖,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课堂当中。

合作互动: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进行足够的问答互动,在一步步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吸收新知。活跃学生思维的同时,也有效地延长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持久性。

 

学法建议

对应所采用的教法,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阅读理解、分组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周围的学习工具进行自主性学习。本节课为化学学科中的基础性课题,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带着一定的学习任务对课本内容进行阅读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补充,拓展学生的视野。最后通过分组讨论,使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新知,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

 


很有帮助 一点没用 马虎还行 点错路过 继续努力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