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计算(第1课时)”教学设计》pdf

  • 资料大小: 60.13 KB
  • 资料版本:
  • 解压密码:
  • 资料评级: ★★★
  • 开 发 商: 汪英
  • 资料来源:
  • 浏览次数:
  • 本周下载:
  • 本日下载:
  • 本月下载:
  • 资料类别: 教学案
  • 资料授权: 免费版
  • 资料语言: 简体中文
  • 运行平台:
  • 演示地址:
  • 注册地址: 点击注册
  • 更新时间: 2019年01月31日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新授教学内容的知识类型
化学式计算是基于微粒知识和化学基本用语知识的化学计算教学内容。
2. 新授教学内容与原有教学内容的联系
沪教版九年级初中化学教科书第三章《构成物质的奥秘》的教材内容分为三节,化学式计算属于第 3 节的最后一部分教学内容。在这节课前教材呈现了元素、化合物、分子、原子、元素符号、化学式、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等诸多抽象概念。化学式计算则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并规范书写。
3. 新授教学内容在后继教学中的运用与发展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进行化学式变式及拓展计算( 元素质量或化合物质量相当计算、与微粒的联系计算、含杂计算等) 的重要基础。
二、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化学式计算第 1 课时的教学前,学生必须具备以下起点能力:
( 1) 知道元素符号的直观涵义: 表示一种元素及这种元素的 1 个原子。
( 2) 知道元素符号隐含的量涵义: 可根据元素周期表查得该元素的 1 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A r ) ,从而建立元素符号与 A r 之间的联系。
( 3) 知道 A r 与原子的真实质量( m) 成正比,能反映出原子的真实质量的大小关系。
( 4) 清楚化学式的直观涵义:
①表示物质的组成元素;
②表示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 5) 会根据化学式和 A r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M r ) 。
( 6) 从宏观到微观的想象能力,明确宏观物质是化学式中组成元素原子按比例的无限重复。
由于起点能力的相关知识技能分散在化学式计算教学前的第三章各内容中,为了唤醒学生清晰、准确的记忆,确保起点能力的具备,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通过回顾、练习进行梳理归纳。

下载地址

本站下载
镜像服务器下载

由于网站空间有限,部分大文件暂时放在阿里云盘或者百度网盘供大家下载,请看清下载的“提取码”
如果这份资料总是不能下载,请点击报告错误 ,欢迎广大作者给我们提供资料 ,在此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未经本站明确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软件下载连接及抄袭本站原创内容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