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霍夫简介

雅可比•亨利克•范霍夫(Jacobus Hendricus Van’t Hoff,1825~1911)1852年生于荷兰的鹿特丹市,父亲是当地一位有名的医生,范霍夫在家里7个孩子中排行老三。他因在化学动力学和化学热力学研究上的杰出贡献,于1901年获得第一届诺贝尔化学奖。

1869年中学毕业后,范霍夫很想从事化学研究工作,但父亲希望他学习法律后从政,因此极力反对。于是他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进入荷兰的一所工业专科学校学习工程技术。这虽然是一所传授工程技术的学校,但讲授化学的教师却是一位很有水平的教授,范霍夫在这位教授的指导下进步很快。1871年,范霍夫大学毕业,说服了他的父母,全力投入化学研究。

为了进一步提高,范霍夫只身来到德国的波恩,拜当时世界著名的有机化学家佛莱德•凯库勒为师。在波恩期间,范霍夫在有机化学方面受到了良好的训练。随后,他又前往法国巴黎向医学化学家武兹学习。1874年,范霍夫回到荷兰,在乌特勒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从此开始了更深入的化学研究工作。

范霍夫到乌特勒支大学不久,发表了《空间的分子结构》这篇论文,提出了“碳正四面体构型”的设想。现在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开创立体化学研究领域的伟大理论,但在当时却遭到柯尔贝等著名化学家的反对。后来,人们在范霍夫观点的基础上发现了许多新的实验事实,逐渐使人们认识到它并不是什么奇谈怪论。这些实验事实有威利森努斯进行的富马酸和马来酸等不饱和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的研究,E•费歇尔关于砂糖的研究,瓦尔登的萜烯、拉敦伯格的生物碱和拜尔的环状化合物的立体异构体的研究等。

范霍夫在化学上的成就不仅仅是开创了立体化学研究领域。他在化学动力学和热力学上的研究取得了更为卓越的成就,这也正是他获得首届诺贝尔化学奖的原因。在化学动力学上,他对亲和力进行了研究,将化学反应分为单分子、双分子和多分子三种类型来研究,采用平衡的观点来研究可逆反应;在热力学上,他研究了稀溶液的渗透压问题,提出了普遍适用的稀溶液的渗透压公式,提出了关于溶液电离假说。因此,范霍夫还被认为是物理化学学科的奠基者。


很有帮助 一点没用 马虎还行 点错路过 继续努力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